本网灌云讯:2025年3月22日,上午九时十八分,在一阵欢快的乐曲声中,酒店总经理张鸿成高声宣布:灌云鸿成食府大酒店经过一个多月的升级装修,今天再次隆重开业!……




在经济严重下行,各行各业缩减开支,举步维艰的今天,灌云鸿成食府大酒店却敢为人先,砸出重拳,一举投资六十多万元,改造升级大酒店。这样的举动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苏北小县城绝对是一个壮举。这样的大手笔对其他饭店很可能意味着滑铁卢,很难东山再起,而对鸿成食府大酒店来说又是一场诺曼底登陆,胜利的号角再一次吹响,而且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何会有如此的自信和判断?让我们不妨从鸿成食府大酒店的创业经历中去寻找答案。
鸿成食府是靠烧制盱眙龙虾和灌云豆丹而起步的,靠着菜肴的口味和优质的服务及优异的性价比而闻名遐迩。三十多年来,鸿成食府是如何站稳脚跟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呢?他的成功秘诀又在哪里呢?


其一:善于经营勇于创新
鸿成食府是夫妻店,三十多年前,业主张鸿成从县饮食服务公司下岗,为了家庭的生存,他和从县烟酒公司下岗的妻子王素华一道,傍晚在胜利路上开起了小吃摊,由于,张鸿成经过在扬州专业学校的培训学习,又有当时在灌云饭店做大厨的经验,加之,他对烹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爱好,没有多长时间,他们夫妻俩的小吃摊就开得风生水起,食客云集。

两年以后,他们挖到了第一桶金,夫妻俩马上把原灌云工商银行斜对面的一家店铺给买了下来,路边摊,变成了有八十平方米的鸿城饭店。他们深知,要开好饭店,招揽客人,必须有自己的特色,还要与时俱进。当时,龙虾刚刚在灌云走俏,于是,张鸿城自掏腰包,专程到龙虾之乡的盱眙学习龙虾制作的独门绝技,凭着他多年的专业功底和对烹调的悟性,学成归来后,他的鸿成龙虾一炮打响,食客盈门,供不应求,名声大噪。客人不提前预订,是吃不到饭的。有些客人情愿在饭店门口等,也要一饱鸿城龙虾的口味,一张桌子往往要翻台几次。

经过几年的积累,夫妻俩决定饭店还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占领更大的市场,2019年,他们一次性买下了800平方米的商业用房,取名鸿成食府。2021年,灌云县政府开始举办灌云豆丹文化美食节。作为灌云县餐饮协会副会长的张鸿成敏锐地捕捉到了商机,他想,政府今后年年举办灌云豆丹美食节,今后不仅本地人要大快朵颐灌云豆丹,越来越多的外地客人也会来品尝灌云豆丹,于是,张鸿成凭着他的聪明才智,在原有传统豆丹的制作基础上,又大胆开辟了豆丹的创新菜,不仅有传统的做法,还开发、创新了豆丹的十几种做法,可谓是煎、炒、烹、炸、焖、溜、熬、炖样样都有,还开发了豆丹圆子、豆丹饺子、豆丹羹,豆丹炒饭等等,成功推出了豆丹宴,深受本地客户和外地客人的喜爱。

后来,鸿成食府又把原有的招牌菜,鸿城龙虾也做成了富有特色,灌云仅有的鸿成食府龙虾宴,有酱骨、干煸、麻辣、十三香、红烧、蒜香、功夫、秘制、冰镇、簋街等十几种口味,令许多喜爱龙虾的客人爱不释手,赞不绝口,流连忘返。正是凭着鸿成龙虾宴和鸿成豆丹创新菜这两块招牌,从此鸿城食府就变成了灌云餐饮界的佼佼者和品牌



其二,创建鸿城食府的企业文化
人们常说:每一位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默默奉献的女人。对张鸿成夫妻俩来说,也毫不例外。妻子王素华原来是县烟酒公司的一名下岗职工。在单位上班期间的王素华,文静贤淑,见了生人,一说话就脸红。通过艰苦创业的磨砺和打拼,王素华变得越来越精明干练,成熟稳重,具有大将气派,分配员工任务,管理酒店业务、接待客人往来,她都拿捏得头头是道,井井有条,成为丈夫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难怪有人评价他们夫妻俩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不仅如此,王素华的身上还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这种亲和力和凝聚力紧紧团结着鸿成食府的团队。饭店所有员工的出生日期她都记录在案,遇到谁的生日,王素华都亲自操办,免费为员工举办生日宴,送上生日祝福,生日宴办得既隆重又热闹,让员工感到其乐融融,温馨愉悦。夫妻俩过生日,也同样邀请员工一起参加,员工和老板就像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彼此不分你我。许多老员工在鸿成食府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每逢饭店淡季,王素华都要组织团建活动,带领员工在周边景区一日游,既让员工身心放松,体验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又打造了团队的团结协作意识。
乐善有恒,大爱无疆。逢年过节,王素华就会带着员工,把米面油及香肠、肉圆、藕饼等礼品送给五保户、困难户、残疾人等家中,这一善举一做就是几十年,深受周边群众的一致好评。尤其令人感动的是,前年冬天,一个孩子不幸溺水身亡,周边市、县的救援打捞队赶赴灌云进行打捞。严冬的盐河边,风大阴冷,救援队在河边奋力地工作着。午饭时分,王素华带着员工,浩浩荡荡地将热气腾腾的饭菜汤送到每个救援队员的手上。王素华对救援队队员们说:“你们来灌云做好事,就是我们灌云的客人,我们决不能让你们饿着肚子干活。饭菜尽管够,多吃些身子暖和些。”鸿成食府的善举感动着在场的所有人,犹如一阵和煦的春风,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了浓浓的暖意。王素华的言行不仅仅代表了鸿成食府,也代表了全县几十万人民对外地救援队的关爱,充分体现了灌云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以及大爱无私的高尚品质!为灌云争了光,添了彩,树立了良好的灌云形象。
万木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在鸿成食府的带领下,许多饭店、团体也都陆续加入为救援队送饭送水的行列中来。

其三,上下齐心齐努力主业不好副业补
饭店客人不多,生意不好,减员增效是一般饭店常用的方法。而鸿成食府却另辟蹊径,搞起多种经营的路数,寻求战略突破。他们不仅一个员工不减,还要让员工的收入有一定的增加。从2022年起,他们充分利用饭店人手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大量加工、制作香肠、腊肉、风鸡、肉圆、藕饼、肉皮冻、小鱼豆子、辣糊豆子等十八样节日礼品,进行外卖。由于大厨亲自操作,使用的都是真材实料,口味自然没话可说,加之包装考究且喜庆,产品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辣糊豆子、小鱼豆子经常卖脱销,一天七八十盆都不够卖,许多连云港市区及南京、苏锡常的客户在网上下单购买。甚至春节过后,线上客户订单仍然络绎不绝,十分火爆。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许多年轻家庭不愿意自制年货,鸿成食府的做法正好顺应了市场的需求。因此,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从2021年到2025年,节日礼品的效益增幅达到了2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主业不好副业补,鸿成食府这种一招鲜,吃遍天的做法,不仅增加了员工的收入,极大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也提高了饭店的总体效益,这就是水涨船高的道理。
几年前,王素华就开始学会使用抖音、视频公众号的网络平台推介饭店的产品,如今,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现在,鸿成食府的名声不仅在灌云如雷贯耳,就是在周边市县也是好评如潮。

经营和管理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由于员工和经营者充分信任,现在两位老板已经靠后指挥,饭店许多事务放手让员工去做,员工有一定的管理权限,像购买食材这些日常事务都交给员工处理,而员工也更加珍惜这份信任,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把酒店工作当作自家的事情去做,两位老总自然就过得逍遥自在。不像有些老板买菜、配菜、上灶操作全是自己一人,既是老板又是员工,成了全能战士,活得很累!


鸿成食府在商海大潮中,一往无前,劈波斩浪,终于站稳了脚跟,作为一个经营餐饮业三十多年的老总,可以说是早已家财万贯,衣食无忧了,早就可以歇手不干了,但他们想到的是店里的员工,想到的是灌云餐饮界的发展和未来。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经济下行的大趋势下,今后一段时期,餐饮业依然形势严峻,困难重重。要想生存,就要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行稳致远。我们也欣喜地看到,灌云餐饮界的一些饭店也在各自努力,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优势,倾力打造名副其实的“美食之乡”和“中国名厨之乡”。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相信在今后日子里,灌云餐饮界的各位能工巧匠们,一定会不断探索,不断开拓,不断奋进,迎来属于自己绚烂的春天!
文章写到这,我的脑海里忽然不由自主地飘出《红梅赞》这首歌的旋律,我的眼前不禁地又浮现出张鸿成那运筹帷幄,指挥若定的神态,浮现出王素华那从容干练的身影。其实,张鸿成、王素华和他们的鸿成食府不就是那不畏风雪严寒迎风绽放的红梅吗!

红梅花儿开
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新春来
(责编/陈千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