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甑糕”不详,“镜儿糕”在清初时有人作诗咏之,看来少说也有三四百年历史了。不过二者不能混为一谈。
“甑糕”是陕西特有的蒸制糕品小吃。名字西安人不读“zeng gao”而读“jing gao”,为什么?

《康熙字典》所录《唐韵》、《集韵》、《韵会》、《正韵》等韵书里,“甑”字的反切音都注为“子孕切”,即zing。但“孕”与现在的读音相去甚远,这是因为“孕”从“乃”得声,“乃”的韵母中古读ing(“盈”从乃得声)。“子孕切”的“子”在《广韵》中属“见”母(当时读z现在读j)。

“甑”字从“曾”得声,“曾”中古为开口三等呼,是一个“尖音”字(zing)。后来,尖音(即z、c、s与i以及i为韵头的韵母相拼)演变为团音(即韵母不变,声母由z、c、s变为j、q、x),读jing。这个“团音”被西安人保留下来了。旧版《辞海》注“甑”音为“霁应切,径韵”。粗略地讲,“霁”近古音的声母为j;“径韵”的韵母为ing,反切正是西安读音jing。(李曦)
编辑:曹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