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病房,94岁高龄的陈奶奶神采奕奕地说——
“手术前,被这个病折磨的我感觉最多只能活两个月,手术后这双腿被救下来了,不用再痛苦,也不用再担心自己被截肢,现在我又有信心了,觉得还能再活几年。”

五天前,陈奶奶还在为糖尿病足带来的双脚冰冷、麻木、不能行走所苦。听闻交大一附院东院区王军副主任有一项新的治疗技术,94岁的陈奶奶立刻和家人赶到医院。
“我就是要来试一试,治好了我就能多活几年,治好了我才能好好生活,好好教育子女。”
这样的勇气和对生命的热爱,让陈奶奶和王军副主任团队一起创造了又一个令人欣喜的故事。
夏天还需暖脚,糖足令她苦不堪言
来自安康的94岁的陈奶奶,年轻时热爱体育,能吃能玩、身体很好。20余年前诊断出患上“2型糖尿病”后便开始服用药物控制。服药后,陈奶奶自感身体没有不适,于是也放松了对自己的管理,没有规律监测血糖。
“我没想到糖尿病会这么严重,直到四年前出现下肢麻木、冰冷,乏力,走路都走不动了,才知道神经、血管并发症出现了。”
确诊糖尿病足后,陈奶奶开始用一些营养神经、改善末梢神经障碍的药物。但随着病情进展,陈奶奶的下肢发凉进一步加重,就连夏天都要靠暖水袋来暖脚。
不久后,陈奶奶逐渐感到脚麻、足部感觉消失,走不了路。当地医生告诉她,神经损伤、血管堵塞不解决,病情还会加重,最后有可能截肢。
“有一次在医院,我亲眼到一个年轻小伙就是得了糖尿病足,最后将双腿截肢了,我心里又心疼又害怕,心疼小伙子的经历,害怕自己是不是真的没有治疗希望了?”
以生之热爱向病魔宣战
今年6月,陈奶奶的家人偶然了解到西安交大一附院糖尿病足多学科一站式治疗中心王军副教授团队有一项新的治疗技术,脊髓神经电刺激手术(SCS),对于糖尿病患者下肢神经、血管问题改善很有效。
就在家人还犹豫要不要让94岁高龄的老人“折腾”这么一遭时,听到这个消息的陈奶奶非常开心,不仅让家人尽快带自己就诊,更向家人开玩笑说,“我就去做个试验,说不定成功了呢,成功了我这双腿就救下来了,还能多活几年……”
抱着这样的心态,陈奶奶来到东院区急诊与重症医学科,王军副主任对其进行入院评估,经过远红外血管成像、影像检查等多学科评估,双侧胫后动脉及腘动脉较弱,下肢血管堵塞,适合进行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
6月25日,手术准备就绪,由于手术需患者配合俯卧姿势,王军副主任担心陈奶奶年龄大坚持不住,一直在询问她的感受。

“放心做,我能坚持,我相信你们”,陈奶奶术中局麻俯卧坚持了67分钟,她对生命的热爱、对医生团队的信任,深深触动了大家。在手术过程中,王主任及中心整个团队的预案落实到每一个细节。

C臂下电极定位
“我们为她采用的是16触点外科电极,刺激范围更宽更稳定(8触点穿刺电极,刺激范围小,易移位),考虑到患者的年龄大,术前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通过严格规范的量表及远红外成像等系统评估血管情况等,选择优化精准手术入路方式,确保了电极植入后的效果。”王军副主任介绍。
术后,陈奶奶的脚上的温度上升了,麻木感也好转了,再经过长期电刺激及成熟的糖尿病足护理,下肢血管的问题会逐渐恢复、下肢远端缺血情况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糖足的终点不是截肢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基础上,由于足外伤、感染等引起的严重下肢病变。
在我国,糖尿病足溃疡的年发病率为8.1%,年复发率为31.6%,年死亡率为14.4%。而糖尿病足总截肢率高达19.03%,全球每20秒就有1位糖尿病患者因糖尿病足而截肢。
西安交大一附院糖尿病足多学科一站式治疗中心采用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让糖尿病确诊,下肢周围神经病变及外周血管病变,出现伤口、破溃、感染、坏疽等不同时期的患者,能得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
脊髓电刺激手术改变了糖尿病足神经血管无法治疗的现状。它是通过植入脊髓硬膜外腔的电极将神经刺激器产生的电流传至脊髓,对脊神经进行低压电刺激,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肢端血供、溃疡或坏疽,从而达到保肢的目的。
哪些患者能进行脊髓电刺激手术治疗?
糖尿病患者出现下肢严重缺血、静息痛、间歇性跛行高危糖足患者;下肢溃疡或坏疽的糖足患者;血管重建术后仍无法改善缺血症状,不适合血管重建术,预期通过改善微血管循环获益的患者,都能通过这项技术治疗获益。(强燕)
编辑: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