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重庆两江新区参照“河长制”“林长制”工作流程和标准要求,在全国首创“公园长制”,并发布全面推行公园长制工作方案和总公园长令,以呵护文化旅游胜地,努力实现“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愿景。
本质上讲,城市公园是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城市居民的游憩、运动、游览、交往、举办各种集体文化活动等的休闲场所。虽说,近年来,各地城市公园建设有了一定规模,但随着人流量剧增,公园的保洁、安保、设施维护等工作却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和困难,如国内不少城市公园已经出现植被破坏、植株死亡、设施过度地使用导致损坏等突出问题。不可否认,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目前很多城市一味强调城市公园建设的速度和效率,建设部门将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公园的前期设计和建设环节上,而忽视公园后期的管理工作。对此,亟需创新管理机制,以满足人们对公园功能日益提升的需求。
如何提升旅游城市品质、努力实现“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发展愿景?重庆两江新区在全国首创“公园长制”,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对公园资源的目标责任,构建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公园长”们将肩负起所负责公园的日常管理、资源保护、提升改造等工作,并开展定期巡园。这一创新之举,可谓精准抓住了“关键少数”这一“牛鼻子”,为“公园,让城市生活更美好”夯实了呵护根基。
如果说公园是城市的客厅,那么“公园长”则是客厅的“掌门人”。“客厅”各具特色、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彰显“掌门人”的“匠心”和精细化管理水平。“筑得良巢引凤来”,正是重庆两江新区文化、风貌和底蕴不断被发掘和包装,城市“颜值”不断刷出新高度,才使得这里成为投资者关注的投资目的地,海内外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胜地,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人才来重庆发展。
“公园长制”重在“长治”,关键在夯实责任链条,严防名不符实、形式主义。这就需要做好顶层设计,一方面从划分权责入手,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另一方面,狠抓落实,运用层级巡园的形式,“以督促办”。同时,发挥民众对“公园长”履职的监督,例如设立公园长公示牌,市民有任何关于该公园的意见、建议均可拨打相应电话进行反映。内外发力,公园管理“梗阻”就会去无踪;共建共管,方能让市民们共享美好公共空间。
将“公园长制”打造成为公园城市管理的样板和品牌,让城在林中、家在园中、人在绿中的生态美景随处可见,切实体现生态的脉动、风景的画境、人文的意境,构筑起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就能不断提升旅游城市的品质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