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健康生活 >> 正文

这份清明养生指南,收藏了~

时间:2025年04月03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郑花 王景丽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既是寄托哀思的传统节日,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节气。此时,大自然阳气升发,万物蓬勃生长,人体也应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从饮食、起居、运动等进行养生,以达到强身健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起居:早睡早起,适度春捂

清明时节,随着日照时间逐渐增长,气温有所回升,但昼夜温差仍较大,且时有“倒春寒”现象。因此,在起居方面,应遵循“早睡早起,与日俱兴”的原则,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利于阳气的生发。虽说春季阳气渐盛,但不宜过早减少衣物。“春捂秋冻”,适当的春捂有助于抵御寒邪,保护阳气。尤其是老年人、儿童以及体质较弱者,更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感冒。可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物,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重点护住腹部、腰背部和足部,防止寒邪入侵。

饮食:清淡养肝,健脾祛湿

清明时节,人体肝气最为旺盛,容易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饮食上应遵循“益酸增甘,清淡养肝”的原则,以养护脾胃,促进消化吸收。多吃一些新鲜的时令蔬菜,如菠菜、芹菜、韭菜、香椿、荠菜等,这些蔬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有疏肝理气、清肝明目、健脾和胃的功效。例如,菠菜性凉,能滋阴养肝、助消化;荠菜则有和胃健脾、利水、止血、明目等作用,可凉拌、煮汤或包饺子食用。


适当增加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芡实、山药、白扁豆、红枣、南瓜等。这些食物可煮粥、炖汤或蒸食,有助于增强脾胃功能,抵御湿邪的侵袭。推荐一款淮山芡实扁豆排骨汤,将淮山、芡实、白扁豆、排骨等食材一同炖煮,具有健脾醒胃、祛湿抗疲劳的功效,尤其适合脾虚湿重、精神不振者。

此外,还应避免食用过多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负担。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运动:动静结合,适度锻炼

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正是户外活动的好时机。此时进行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还能使人心情愉悦,缓解春困。运动应遵循“动静结合,适度锻炼”的原则,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是一项非常有益的活动。放风筝时,人们需要仰望天空,拉线奔跑,既能锻炼颈肩部肌肉,预防颈椎病,又能调节视力,缓解眼疲劳,同时还能让身心在大自然中得到放松。

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清明时节,让我们顺应自然,从起居、饮食、运动等方面做好养生保健工作,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愿大家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能珍惜当下,关爱自己,以健康的体魄和积极的心态迎接生活的每一天。

上一条:生态酿酒+文化体验 金徽酒再创“秦岭春酿”IP新高度
下一条:“原切”牛羊肉,咋检出添加剂?(来信调查)

关闭

编辑:张冠崇
今日头条
热点推荐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