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理论教育 >> 正文

“蝴蝶宝贝”的山村“私教课”

时间:2023年04月26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左橙​

小泽默写的《清平乐·村居》。

小泽家对面“茅檐低小”的场景。

4月21日午后,祖母送小泽去上学。

一位老师

2019年,李新江通过“三支一扶”考试来到华林山镇,初来时的感受是“偏僻”“新鲜”。

唐宣宗曾赋诗“爱此华林幽,穴居聊避世”,形容此地幽静。从华林山镇来到朱家村,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这条路上,透过一旁高高的竹林,可以窥见下方险峻的山岭。

李新江刚来时,学校还有4名学生:一年级的小泽、三年级的小瑞(升五年级后去了华林镇中心小学)、两名幼儿园小童。如今,学校只剩下小泽一名学生。

一开始,李新江教两名小学生语文和数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共用一间教室,李新江一会儿给一年级的小泽上课,一会儿给三年级的小瑞上课。

“大约30分钟就换下一个学生,自己切换一年级和三年级的状态。”李新江觉得,与这些低年级的课程教学相比,在心理、情感层面对学生的关心,要花费更多心血。

“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带”,李新江当时的两名学生有相似的家庭背景。李新江发现,他们怯于表达需求,习惯点头与躲闪。在教授课本知识之外,李新江要关注他们乃至他们家人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小瑞读完四年级以后,就到镇中心小学读五年级,朱家小学的课堂只有小泽一个人了。李新江有时去乡镇学校开会,小瑞都会主动打招呼喊“李老师好”,李新江问小瑞“学习成绩有没有提高”,小瑞还是羞涩地笑,不说话。

小泽家庭情况特殊,他的祖父母偶尔也会向李新江倾诉“好苦”“没办法”“不公平”。李新江知道,没办法用书本的理论开导老人。于是他通过聊家常,开解老人的坏情绪。比如和他们聊“小泽最近在学业上进步很多,比很多同龄人要聪明”“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的家庭甚至失去了小孩,他们的内心是更加痛苦的”。

村民们用自己的方式厚待这位老师。天上出现乌云或者打雷要变天,都会有村民跑来学校看李新江有没有晒被子,“要替他收”。有时候李新江去开会或者参加培训,给学校供应蔬菜的商贩会把菜寄存在村民家里,村民会帮李新江送到学校。

农忙时节,李新江看见村民晒谷子,主动邀请他们来学校里面晒:“这里有地方,我也有时间帮你看。”小泽的祖父身体不好,种植茶树需要去其他乡镇榨油,李新江主动开车送他去20公里外的目的地。

“惟有蜻蜓蛱蝶飞”

2019年,第一眼看见小泽,李新江震惊于孩子身上大面积的溃烂与疤痕。

随后他了解到,这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疾病造成的,没有传染性;家长希望孩子多读书,缓解痛苦。

李新江克服了心中的不适感。

一开始,他让小泽跟着自己朗读课文,但小泽不予理会,就呆坐着,也不出声。李新江一遍一遍地引导他,一遍一遍地自己读,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小泽才开始跟着他读课文。

李新江的课堂常常被小泽的哭声打断。做题时间长了,小泽的皮肤会因为摩擦起水泡。祖母会循着哭声过来,用针挑破水泡,擦掉脓水,涂上红霉素软膏。

这时候,李新江会让小泽喝瓶牛奶休息一下,再问“可以重新上课了吗”。

小泽视力不好,李新江要把数学习题本上的题目用较大的字体抄在草稿纸上。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小泽聪明,做题正确率很高”。

年复一年,李新江发现“学习方面,小泽三年级比二年级进步很多,四年级又比三年级好很多”。年龄增长,朗读积累,小泽对语文课本上文字的理解还有了“升华”,数学成绩也不差。

最近,小泽开始学习简单的几何。“他一眼就认得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一眼就看得出来物品的主视图、俯视图。”李新江觉得,小泽拥有敏感的空间想象力。

这天,一节数学课后,小泽开始复习新学的《清平乐·村居》。在此前的家访中,李新江曾让小泽背诵这首诗,小泽在祖父母面前流利地背出整首诗,李新江记得,老人眼角有笑意。

讲这首诗的时候,李新江用贴近的生活场景来加深小泽的印象。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李新江问小泽,这家人有3个小孩,你想当哪一个小孩?是锄豆,还是织鸡笼,还是躺在溪边剥莲蓬?老大和老二都很勤快,那你听不听话?你听话的话,爷爷奶奶会很高兴吧。

“这里的‘无赖’不是贬义词。”李新江给小泽解释,是形容小孩淘气可爱的样子。学校就师生二人,李新江把小泽当成朋友去倾诉和沟通。李新江说,你有时候比老师还要深沉,想得比老师还多,老师知道,你身体有一些问题,不要担心,保持这份“小儿无赖”,你要有这种天真烂漫、无拘无束。

他还许诺,“老师有空给你放辛弃疾的电影,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大英雄”。

最近,小泽又学了一首田园诗,也能背诵。这首七言绝句的最后一句是“惟有蜻蜓蛱蝶飞”。

李新江觉得,在这所只有他俩的学校里,自己就是引着“蝴蝶”飞行的“蜻蜓”,宁静的田园生活让这对师生从对方身上找到了希望和动力。

一所学校、一位老师、一名学生,朱家小学的课堂开了这些年。李新江说,下半年打算将自己的小孩接来华林读大班,“觉得和孩子分开太久不好”。在当地,孩子到了五年级就要去往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因为小泽的特殊情况,李新江觉得可能会破例,让专门的教师隔两三天过来辅导,“送教下乡”。

他说,不出意外的话,那名“专门的教师”,应该就是自己。

上一页 [1] [2]

上一条:今年北京中考统一招生志愿增至12个 学籍和户籍不在同一区考生可申请回户籍区报考
下一条:创新育人方式 华科大成立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关闭

编辑:实习生:杨丽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