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非遗文化 >> 正文

我也豪放旷达过

时间:2024年12月25日来源:中国旅商传媒网 作者:雷永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代诗人王翰这首边塞诗生动描绘了将士出征前豪放旷达,向死而生的英雄气概。远的不说,当年老山前线这样悲壮的场景屡见不鲜,实在令人钦佩。

我也曾经历过出征前的豪放旷达。虽然没有一线阵地那样激烈直接,那样英勇悲壮,但也不乏热血沸腾,豪情满怀。我以为,军人的最高境界是面对生死,无所畏惧,义无反顾,为国捐躯。和平时期少有战事,亲历一次硝烟战火洗礼千载难逢,对自己而言,不失为一件幸事,即便没有慷慨就义,也足以让军旅生涯不存缺憾。

那是三十八年前,中越边境十年轮战接近尾声,根据中央军委命令,二十一集团军六十一师配属四十七集团军到老山轮战。另由新疆军区组建第八侦察大队,十九军组建第九侦察大队,二十一集团军组建第十侦察大队,直属成都军区前指挥,主要任务是打特工,搞情报,袭击敌人重点目标。

一九八六年正月初八,春节收假第一天,处长刘巨魁参加完集团军办公会,神情严肃地告诉我:集团军首长确定你带工作组上老山前线,主要任务是帮助第十侦察大队总结战斗经验,宣扬英模事迹,鼓舞部队士气。这是集团军主要首长多次强调的事情,要高标准完成。我积极建议你留守,我去前线,首长考虑到年初正值确定转业干部,工作任务比较繁重,没同意。我深知处长的良苦用心,他是在关心我。必竟战争历来都是残酷的,上战场必然面临生与死的考验。他宁愿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战友。寥寥数语,感人至深,足显其格局之大,品德之高。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祖国需要你上战场时,必须义不容辞,勇往直前。侦察大队组建之初,集团军决定从军机关各处择优选一个人组建侦察大队三大机关,处里开会选人,我第一个发言要求去。这回也绝不含糊,我果敢表态:感谢处长关心。我上前线,保证完成任务!随后我问处长,谁带队?处长说,你带队。我又问,几个人?处长说,两个,你和宣传处刘有文干事。我对首长的安排颇不满意,不无生气的说,不是我讨价还价,两个人实在太少。组织个慰问团,集团军首长亲自挂帅,司政部领导悉数参加,机关有关部门随从,浩浩荡荡一大帮。现如今这么重大的事情,才去两个人,万一牺牲一个,这任务咋完成,没首长挂帅也罢,但必须增加人,这是我的建议。刘处长说,会议已经确定,建议没有用。王副主任也感到两个人太少,他决定再增加一个人,具体选谁由你定。抓紧准备,明天就出发。刘有文是既定人选,宣传处专职新闻干事,能写能干能吃苦。另一个选谁?身为干部处副处长,对正营以上干部的基本情况了如指掌,这是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我脑子简单一过,锁定时任一八八团政治处副主任梁永安,他长期在师团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军内外报刊上稿颇多,后来又给兰州军区首长当秘书,我们曾一起在六十三师宣传科共事几年,思路敏捷,文笔很好。就他了。电话打到六十三师,得知梁永安正在乐山老家休假。那时通讯不发达,没有手机,也不通长途电话,只能到邮电局发明码电报。考虑到保密,避免给家属造成心理压力,电文不能出现“打仗、前线、老山”等敏感词语。我反复斟酌,给梁永安发了电报:集团军调你去云南出差,我近日到乐山与你同往,请作好准备,在家待命。

正月初九,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生日,这一天民间要举行盛大的祭拜仪式,祈求上天护佑,风调雨顺,平安顺遂。凑巧加庆幸,我的生日也是正月初九。出征巧遇良辰吉日,还怕不能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老婆早有约定,要带女儿来部队给我过生日,做她拿手的臊子面。当时军机关住房比较紧张,单身汉俩人一间,副团职住单间。我按规定在侦察连楼下一楼分得一间住房,一块板床,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除此之外,徒壁四面,一无所有。不具备做臊子面的条件。我把情况告诉老婆,人家早有成竹在胸,说她提前在厂里都做好拿过来,调汤下面就能吃,保质保量,原汁原味。

臊子面是关中西府招待客人的最佳美食,逢年过节,红白喜事,都离不开它。新女婿首次登门拜见泰山也是臊子面,只是多了煎饼蘸蒜水外加一碗荷包蛋。过生日要吃长寿面,更不能缺少。臊子面看似简单,做起来工序繁多,十分复杂。我老婆带着女儿在94号信箱上班,那时讲备战,建设大三线,军工厂内迁进山进沟,她们厂就在岐山县境内秦岭深处,距宝鸡市一百多里。那个年月没有高铁,没有高速,交通很不方便。为了给我过生日这碗长寿面,老婆煞费苦心,下足了功夫。她在厂里爛(lan)臊子,擀面条,炒底汤菜,摊鸡蛋饼,漂菜,油炸豆腐丝,一应俱全,如法炮制,分袋包装。正月初九起了个大早,拖着八岁的女儿,肩背手提,搭班车,倒火车,长途跋涉,中午娘俩赶到军部。借来邻居家的锅灶,在我宿舍里因陋就简,现地操作。老婆手脚麻利,有条不紊,热油炝汤,烧水下面。地道的岐山臊子面,几盘小菜,一瓶绿长脖西风酒,别具一格的生日宴大功告成。

开饭前,我告诉老婆组织决定我上前线,出发时间就在今晚。因为事情太过重大,来的太过突然,出发太过急促,她惊愕地看着我,许久回不过神。过了片刻,老婆恢复了平静,拉着我的手语重心长地说,打仗是军人的本分,全国都喊理解万岁,我也能理解。国家需要你,你放心去,不要操心老人和孩子,家里有我呢。只是千万注意安全,要好好的回来。常写信,免得我们担心。老婆的话令我深受感动。我们结婚多年,过着中国大多数军人同样的日子,天各一方,两地分居,犹如牛郎织女一年一见,家里大小事全由老婆承担。她上着班,还要上管老,下管小,用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一个家,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如今我要上前线,她深明大义,全力支持,怎能叫我不感动?我对老婆说,上前线的事不要告诉老人和家人,就说我去云南出差了,离打仗的地方很远,时间可能会长一些。我一定平安归来。话语间老婆已泪流满面,我也情不自禁,泪珠滚滚。女儿跑过来抱着我,哭着喊我要爸爸,爸爸不要走。我们一家三口紧紧抱在一起。

不知不觉夜幕降临,桌上饭菜还未动。刘处长带着处里一众弟兄来给我送行,床边坐的,地上蹲着的,站着的,满满当当一屋人。我赶紧招呼大家喝酒吃臊子面。大家以碗当杯,举杯换盏,相继给我碰杯敬酒。生日快乐!出征顺利!旗开得胜!杀敌立功!早日凯旋!祝福的语句连成串,生日宴变成出征宴,气氛热烈悲壮,我热泪盈眶,壮怀激烈。三十五岁生日当天出征上前线,不得胜利誓不还。此时此刻,京剧红灯记李玉和那句唱词在耳边唱起: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纠纠。

到了宝鸡火车站,月台上站满了自发前来送行的人,政治部居多,司令部和后勤部的也有,政治部王玮珍副主任也来了。不时有人过来拉着我和刘有文的手,叮咛祝福,合影拍照,拥抱道别。发车时间快到了,我和刘有文被簇拥着登上列车。大家频频招手,连连再见。女儿挥着稚嫩的小手高喊:爸爸再见!爸爸早点回来!别忘了给我带一枚军功章!

呜——

汽笛一声长鸣,列车徐徐开动,穿过夜幕,驶向秦岭深处,驶向巴蜀盆地,驶向云贵高原,驶向硝烟滚滚的老山前线。

2024年12月23日

上一条:情系故土 致敬故乡
下一条:“黄河华山 家在渭南”2024年渭南市文化和旅游推介会暨大型秦腔现代戏《根据地》巡演活动成功举办

关闭

编辑:张冠崇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