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意把文化味“勾”出来
如果把文创产品简单地列一个“文化+创意+产品”的分解式,那么“文化”与“创意”是两个绝对的巨头。对于文创产品而言,究竟是“文化”更重要,还是“创意”更重要呢?这又是不是一个简单的“意”与“形”问题呢?
这让笔者想起了近年来越来越“卷”的月饼礼盒。大家如果有留意,会发现本地一家饼家近年来在月饼的创意包装上花足了心思。比如早两年的主打款,在包装设计上以吴川粤剧南派艺术为主题,人物造型设计及细节处理上又参考了木偶戏、飘色等技法,一盒月饼就将吴川粤剧南派艺术、月饼制作技艺、吴川飘色、湛江木偶戏等非遗元素融合起来,效果相当不错。这种月饼礼盒,其实也成了一种文创产品,有了附加价值。
近年来,越来越多饼家将月饼礼盒作为文创产品去经营,不仅要好吃,更要好看,甚至好玩,将中秋的独特韵味给“勾”出来。有的产品走的是“国潮风”,如国家博物馆,就曾推出纸雕灯礼盒,礼盒以堆彩赤壁赋圆漆盘为元素,通过纸雕的形式巧妙地还原了苏轼《赤壁赋》里中所描绘的场景:远山、秋月、太湖石、桂花树,月夜泛舟,琴声如诉……关键是一亮点礼盒就透光,如摘了一轮明月在家中,又如赤壁怀古般找到诗与远方。有的产品,则是在“场景”营造上下功夫。比如宝格丽曾推出的充电礼盒,就受到很多网友的追捧。一打开礼盒,Led灯瞬间点亮罗马斗兽场,小拱门下的兔子在仰望月亮,将中国的中秋文化、剪纸技艺与意大利元素的斗兽场、罗马建筑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很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的文化内涵。还有一些产品,则是突出“好玩”,有做成首饰盒的,有做成走马灯的,还有一秒变灯笼的,各出奇招,别有一番乐趣。
从表面上看,月饼礼盒的变化是包装设计上的创新,但如果从一件件文创产品的角度去欣赏,则会发现设计师们是想用创意把中秋的“文化味”给“勾”出来。最令笔者佩服的,是一家饼家别出心裁地推出了“荷塘月色”的主题,整个包装设计,看起来就像是一副充满诗意的画,每个月饼盒随便一摆都能组成一片“荷塘月色”,美到不舍得吃。而月饼造型,则是分红、绿、黄三色,有荷花、荷叶、莲藕、莲蓬、圆月五种造型,“脑洞”之大,真是令人叹服。以万亩荷花世界为特色的坡头乾塘,其实就大可从中借鉴,学习如何用创意“勾”出文化味,如何用文创产品“勾”出小镇特色。
广阔发展空间
拓展“文创”广阔发展空间,客观上要求我们保护或修缮或改造。走进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沙洲村“半条被子”故事主人公徐解秀旧居,目睹了无论是其门口,大厅还是里面房间,都保存过去的摆设,墙壁也没修缮。这种保护赋予旧元素的特色,给予人们真实感,让他们又一次重温了那段艰苦而光荣。保护好和讲好“半条被子”故事,让其广泛传播,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温暖了农家乐、土菜馆、游乐场、民宿,让昔日闭塞的沙洲村蝶变成村美民富的“明星村”。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南极村积极打造“南极村”旅游品牌,将拥有壮美的滨海景观、珊瑚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灯楼角、渔家风情、海鲜美食等特色的美景的千年古盐田和珊瑚礁群,特别是以珊瑚石为家,珊瑚墙壁,珊瑚路连成了一个珊瑚世界,打造成为独具特色的珊瑚民宿的“广东十大最美民宿”,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
无论是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沙洲村的保护,还是湛江市徐闻县南极村的改造,都达到以文促创、以创彰文,让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现代文化得以发展,更好地拓展文创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激活大众文化消费热情,让文创产品走俏市场。
高品位的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变化。文创产品受青睐是理所当然的。审美价值观会影响到消费的价值观。人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有文化创意的产品,也就是高品位的产品。
文化创意产品,要成为品牌,要立足本土,要行而远,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还要能满足广大消费者,能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如果文化创意产品,可望不可及或只满足一部分人的需要,那么它的创意,就成了有限的创意了。
绽放文艺之美
一枚成功的文创产品,成为旅游纪念品,能助力本地旅游产业,提升游客文化素养,增强文化自信,帮助铭记一段有趣的外出旅游时光。
文创产品与文化旅游业相得益彰,比翼双飞。手工艺文创品、IP文创品、抖音文创品,五彩缤纷,一起助力文旅产业的振兴,弘扬文创产品所凝聚着的地方文化,推介特色饮食产品,特色经济产品。(关月 人义 庞凌敏 刘巧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