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各地 收藏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3379510997

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

从贫瘠村镇到天文小镇

时间:2022年08月02日来源:

1659380677599_1.jpg

参观者在天文小镇上的“天眼光影馆”内参观。

222.jpg

参观者在天文小镇上的“天文体验馆”内观看“中国天眼”模型。

333.jpg

32岁的刘成亮在民宿内整理客房。2016年,刘成亮从前进村搬迁到航龙村星际家园,并将安置房用于经营民宿。目前,刘成亮所经营的民宿有14个房间,在每年的旅游旺季,入住率能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

444.jpg

30岁的杨丽在克度镇马鞍社区一刺绣厂内工作。杨丽家是“中国天眼”所在“大窝凼”内的12户居民之一。2009年,杨丽家搬迁至克度镇的移民安置点。如今,杨丽在克度镇马鞍社区一刺绣厂内担任管理工作。

666.jpg

7月22日拍摄的“中国天眼”全景。

本版照片均为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555.jpg

76岁的黄小妹(右)与老伴在自家阳台上休息。黄小妹于2016年7月从“中国天眼”旁的金科村搬至克度镇马鞍社区。

777.jpg

分别于2018年3月29日和2022年7月19日拍摄的克度镇航龙湾安置区,小镇面貌日新月异。

2007年,贵州省平塘县启动“中国天眼”台址移民搬迁工作。“中国天眼”30公里范围被划定为电磁波宁静区,5公里范围被划定为核心区,克度镇和塘边镇共计1410户6633名村民搬出大山。

依托“中国天眼”,平塘县克度镇从2015年9月开始动工建设以科普为主题的特色天文小镇。目前,投入使用的项目有天文时空塔、天文体验馆与天文观测演示等20余个。很多当年搬出大山的村民在天文小镇上就业、创业。从贫瘠村镇到天文小镇,克度镇依托“中国天眼”完成了华丽蜕变。

“中国天眼”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启用,是目前全球最大且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极大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视野的极限。

编辑:陈喜(实习生)

上一条:贵州:数字经济助力中国西部山区巩固脱贫成果
下一条:高西沟:黄土地上的绿色变迁

关闭

编辑:
今日头条
精美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