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在邵阳市文联第六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邵东市作家协会作为唯一受表彰的县(市)区级文艺团体,再次以亮眼成绩成为邵阳文艺界的标杆。这一荣誉背后,是邵东作家群体多年来深耕文学沃土、勇攀创作高峰的生动缩影。
人才高地:三级作家梯队显实力
邵东市目前拥有中国作协会员9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19人、湖南省作协会员45人,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三级人才梯队。近年来,通过选送骨干参加毛泽东文学院等高端研修班,组织参与"湖南百名作家写百村"等主题采风,持续为创作队伍注入活力。
创作矩阵:三大体裁齐头并进
该协会坚持"三精"创作标准,会员累计在《诗刊》《中国作家》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作品2000余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散文、小说、诗歌呈现均衡发展态势:连续举办八届中秋音乐诗会巩固诗歌优势,散文创作形成地域特色,小说作品屡登核心期刊,真正实现"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创作格局。作为全省首个"诗歌强县",其文学期刊《邵东作家》120余期的持续出版,更成为孵化本土作家的摇篮。
活动品牌:文学盛宴持续惠民
东市作家协会主席唐志平带领团队打造贯穿全年的文学活动链:端午诗会、重阳诗会与中秋音乐诗会构成传统节日文化品牌;定期举办的名家讲堂、新著品读会提升创作水准;"文学照亮三湘"等主题采风引导作家深入生活。这种"创作+活动"的双轮驱动模式,既激发了会员创作热情,也让文学成果惠及广大群众。
正如邵东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莉所强调,邵东作协的成功实践,正是新时代基层文艺组织"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鲜活样本。在建设文化强国的征程上,这个县级作协正以独特的"邵东现象",书写着新时代山乡巨变的文学答卷。